2025第14届国际生物发酵系列展(济南)将于2025年3月3-5日在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N1-N4馆举办,同期召开“生物发酵技术装备专题展”、“生物农业专题展”、“生物化工技术设备专题展”、“工业节能技术装备专题展”、“日化原料与装备专题展”、“生 ...
2025年2月17日,基因功能研究与操控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周岳课题组在aBIOTECH 上发表了题为“BMI1s interact with condensin complexes to ...
成果以“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空气质量-人体健康-清洁能源协同效应的正反馈机制(Amplified positive effects on air quality, health, and renewable energy under China's ...
2025年2月3日,郑丙莲课题组在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DNA methylation–demethylation balance prevents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megaspore ...
对于土壤可溶性有机质(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转化的认识,有助于深入理解土壤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但是土壤微生物如何从分子水平调控DOM的转化,以及该调控过程是否受施肥等管理措施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
本研究通过光镊实验,发现α-syn纤维是一种高度刚性的生物聚合物,且其形变和断裂特性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传统方法(如酶切,超声等)通常得到的是大量纤维平均后的稳定性信息,而本研究提供了单根纤维的力学测量结果,揭示了单根纤维在力学稳定性上的显著差异。这一 ...
近日,张耀阳课题组和何凯雯课题组合作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合作发表了一篇题为 “Aspirin inhibits proteasomal degradation and promotes α-synuclein ...
这项研究意义重大,它让我们对新冠患者体内过度炎症反应和免疫血栓形成的分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找到了 miR-20b-5p 这个潜在治疗靶点,就像是找到了一把打开新冠治疗新大门的钥匙,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也让我们在对抗新冠这场战斗中看到了新的希望。未来,科学家们可以基于这个发现,进一步研究如何精准地调控 miR-20b-5p ...
在探索影响血糖恢复的因素时,有两个指标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兴趣,那就是肌酐与体重比(Cre/BW ratio)和天冬氨酸转氨酶与丙氨酸转氨酶比值(De Ritis ratio)。肌肉是维持血糖稳定的重要代谢器官,而肌酐(Cre)作为肌肉中磷酸肌酸分解的产物,在没有肾功能损害的情况下,血清肌酐水平可以作为评估骨骼肌质量的生物标志物。因此,Cre/BW ...
为解决人类心脏再生难题,乌尔姆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斑马鱼心脏再生机制研究。他们发现 BMP 信号通路可缓解 CM 复制应激促进心脏再生,且该功能在哺乳动物中保守。这为心脏疾病治疗和抗衰研究提供新思路,值得科研人员阅读。
为解决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不明及治疗难题,吉林大学研究人员开展 T3DM 与神经元代谢重编程研究。结果揭示相关机制并提出治疗策略,这为 AD 研究与治疗提供新思路,极具科研价值,推荐科研人员阅读。
从这次研究的结果来看,研究人员首次在中国发现患有严重呼吸道疾病的山羊感染了 EV-E。通过 PCR、测序和病毒分离等研究方法,发现这些分离株和 EV-E4 属于同一分支,但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和最接近的菌株还是有很大差异。这就像是发现了一个新的 “敌人”,它可能就是导致山羊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体。